产品导航   Products
> 凯发下载网址 >  新闻资讯
重温春晚经典——相声《虎口遐想
时间:2024-06-08 23:29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在这份回忆中,那些经典的春晚节目既是时代的印记,又是曾带给我们欢乐与美感的艺术高峰。在这些经典节目中,1987年春节晚会上的相声《虎口遐想》可谓其中的代表。在等待今年春晚的时刻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声演员姜昆对当年创作这段相声的回忆。

  这本书围绕《虎口遐想》和《新虎口遐想》这两部相隔三十年的相声作品,由著名相声演员姜昆讲说作品创作演出的幕后故事,如与梁左相识相知、在《虎口遐想》首演不成功的情况下如何改进、为何要创作《新虎口遐想》等等。书中还收录了姜昆提供的众多独家私藏照片,其中相声《虎口遐想》创作手稿更是首次公布。

  书中汇集了众多名家对这两部作品的深入点评,《虎口遐想》《新虎口遐想》两段相声的完整台本和《虎口余生》原著小说,供读者对照评论文章深入品读经典。更有翻译领域专家将《新虎口遐想》台本译成英、日、德、法、西班牙文译本,意在推进相声艺术的国际交流与推广。

  说它传奇并不为过。哪个相声在数亿人中爆红之后,被两代人高高兴兴地记住了?

  三十年,如今忽然幡然一新,改头换面,居然再一次在亿万人中引起哄堂大笑,而且这亿万人中还多了一代新人,谁能造出这样一个相声的奇迹?

  姜昆。但姜昆靠的不是他的名气,他靠的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性,对生活的的敏感,天生的幽默感,锐意的批评,如果再往深处说,就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了。三十年前如此,今天更如此。

  以上文字出自我国当代著名作家、艺术家、画家、文化学者冯骥才为相声表演艺术家、作家姜昆先生编著的《虎口遐想三十年》(以下简称《三十年》)一书所写的序言《一个相声传奇的档案》。一段相声以及这段相声的作者、演绎者姜昆被称之为“一个传奇”,在中国相声史上难得一见。

  确实,在1987年的央视春晚留下一笔经典的语言类节目,非姜昆同梁左创作,和唐杰忠表演的相声《虎口遐想》莫属。然而,“虎口”并未到此为止,在整整三十年后的央视春晚上,姜昆再次演绎经典,加上一个“新”字,辉煌延续,《新虎口遐想》再次引起海内外观众的关注和喜爱。从春晚直播过程中互联网上对此节目的评论中可以看出,节目受欢迎的原因至少是因为开物成务。继而,众多对新、老“虎口遐想”的评论掀起热潮。评论者中,不乏曲艺理论工作者,分别从艺术馆乃至人生观、价值观以及社会意义等多方面对新、老“虎口”进行研究。《三十年》一书应运而生。

  有研究者对姜昆在演绎《虎口遐想》三十年后,梁左先生早已仙逝的情况下,再推出《新虎口遐想》的原因抱有疑惑。 对此,姜昆撰写了《虎口遐想三十年》 一文,回答了这个问题。他先分析:“三十年前,正统的太多,社会呼唤娱乐精神,无厘头大受欢迎,《虎口遐想》应运而生。”然后说:“可今天,正儿八经的相声不行了,现在相声已经被大量的无厘头喜剧、小品,甚至活报剧的形式取代了。高速发展的社会,坐在观众席里的大部分是蓝领、白领,他们每天的压力太大,他们需要在这里放松,他们不愿意在业余时间里还玩儿命地“动脑筋”。现在,娱乐产品的消费者正在用情节虚构的电影,虚假误会情节的外壳加生硬煽情的小品,以打闹、嬉戏、出丑、搞笑吸引眼球的真人秀等娱乐产品填补身体被掏空的那部分。更让人不解的是,我们的主流媒体对这些也趋之若鹜。春节晚会为迎合年轻人努力地改革,尽量‘新’,不能‘老’。努力的成果是:老的全不顾,走了;新的没拢住,没来。我们的快乐不能依赖于对现实的遗忘呀。搞笑的人,从卓别林那儿就没有离开过生活呀!我们相声不能在娱乐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时候失去自我呀……我确实是一遍一遍在想,我忽然有一种感觉,新的《虎口遐想》应该有一种回归,要拿起过去创作的笔,找一种回家的感觉。”

  姜昆说自己的感觉是“忽然”出现的,但是,他的“忽然”也是“必然”。一个相声人无时无刻不在想,想自己所从事的相声事业应该如何应对“无厘头喜剧、小品,甚至活报剧的形式”乃至“三俗”的所谓艺术形式的冲击,那就必须要“拿起过去创作的笔,找一种回家的感觉”。“回家”,所体现的是让“新的《虎口遐想》应该有一种回归”,更是要在“失去自我”的扭曲现象中找回自我。《新虎口遐想》在“回归”的同时,更是在姜昆身上体现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。自觉是一种主动驱使,是责任的担当;自信则是一种坚韧、挺拔、无往而不胜的精神。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的自觉和自信,才有了姜昆从“老虎口”跳进“新虎口”,这也是“相声艺术领域中一个十分出色的时代创新”。

  冯骥才先生所讲的“时代创新”,可以认为姜昆是这一创新的代表。笔者曾在20年前提出“一部中国曲艺史就是一部曲艺改革史”的观点,不断改革创新,曲艺必前进,反之,必后退乃至衰亡。而姜昆的创新就是对笔者这一观点的最佳诠释。

  姜昆从没停止前进的脚步,他与文人梁左的合作使他迈开了更大的步伐。论及文人与演员的合作,姜昆和梁左不是先驱者。比他们早的何迟与马三立合作,推出了《买猴儿》《开会迷》等经典作品。较之何迟,笔者认为梁左创作的荒诞特征和文学性更胜一筹。曲艺理论家薛宝琨先生分析得很透彻,他在提到文学性时说:“艺术家笔下的生活应该把历史背景转换成‘关系、条件、界限’下规定的艺术情境。”再有,梁左、姜昆二人合作的作品看似“悖理”的一些情节,薛宝琨认为:“作者是有意在凹凸镜下显微人们的真切意识流动,不是为了夸饰而是旨在透析,是一种具有理性价值的暗示。”应该说薛宝琨的分析和评论是精准、精到的,并站在了恰如其分的理论高度。

  文化部原部长、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说:“有些大家对文学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,也许是太严肃了吧,他们不大喜欢相声,他们把说相声等同于耍贫嘴。”王蒙认为“贫嘴还是要耍下去的,哪怕给深文周纳的豪勇们提供了方便。连贫嘴都不耍,岂不闷气乎?连贫嘴都耍不出来了,岂不没劲乎?贫嘴耍到姜昆、梁左这个份上,您做得到吗?”王蒙用通俗语言给姜昆、梁左的相声下了个定义,相声貌似“耍贫嘴”,所蕴含的却是美学,是接受者的“审美”,而不是“审丑”。

  相声是艺术,艺术离不开时代。对新、老两个“虎口”,曲艺评论家常祥霖认为:“两个‘遐想’反映了两个时代。”

  相声是文艺门类之一,文艺是时代的产物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“三十年”只是“一瞬间”。三十年社会的变化如何反映,需要讴歌。然而,讴歌只是表现时代的一种热情,一种创作手段。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,总有一些不和谐甚至阻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。所以,哪怕是很小块的石子,都应该将其踢开。而“踢开”的前提是把石子晾在光天化日之下,绝对不能讳疾忌医。须知,晾了出来不是给社会抹黑,只有晾出才能辨识。继而,进行必要的讥刺和嘲讽。

  关于什么是讽刺,鲁迅先生说:“一个作者,用了精炼的,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……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,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,这被写的一群人,就称这作品为‘讽刺’。”“讽刺的生命是真实,不是曾有的事实,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。”从新老“虎口”来看,无论是讥刺还是嘲讽,尽管夸张离奇甚至很怪诞,对象却是“真实”的。“虎口”的夸张与怪诞几近极致,这种创作手法不但不会使“真实”变得模糊,反而会更加清晰,自然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度,讽刺的目的也就更加明确。不能否认,新老“虎口”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,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。

  孙立生认为:新老“虎口”所体现的是姜昆坚守的健康、纯正的说唱文学传统。他坚持的说唱文学传统包括:家国情怀、传奇色彩、诗性演绎。正因为这方面的坚持,姜昆的作品才有了“审美高境界”,而这些来源于他的能力和素养。

  薛宝琨曾说:“如张寿臣先生的《小神仙》等相声段子,可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媲美。”的确如此。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喜剧艺术形式,相声应该走向世界。姜昆在多个国家表演、讲授相声,他是一位功不可没的相声艺术在全世界的传播者。《三十年》中,将“虎口”翻译成英、法、德、日、西班牙五种文字,是他传播精神的延续。

  总之,多位理论家、评论家对一段相声进行剖析,并撰辑成书,难能可贵。《三十年》在中国相声史上占据了应有的一页。

相关新闻